新兴行业和大宗商品呈现良好的赚钱效应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03
3月,沪深300指数上涨0.61%,创业板指数上涨0.62%,其中,上涨靠前的行业为:有色,石油石化,纺服,环保,汽车,军工,通信。下跌靠前的行业为:非银金融,房地产,煤炭,医药等。市场进入季报驱动行情,整体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超预期的情况不多,加上1月A股大幅下跌的心有余悸,导致3月下旬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下行。尽管如此,A股日均成交额接近万亿元,反映出市场流动性的充裕,板块性赚钱效应很多。其中,低空经济在政策的催化下,众多相关企业股价表现强劲,体现了市场对新兴产业前景的乐观预期;黄金、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强,带动多家公司股价走强。AI方向,在Kimi大模型宣布向所有开发者开放,稀缺性有所降低,板块有所回调,期待2024年有更多AI应用的规模化推出,在此过程中,关注用户数据、商业化数据等比较关键,国产AI算力以及语料IP资源将持续受益。
3月虽然主要指数涨幅不大,但市场整体呈现出良好的赚钱效应,尤其是新兴行业表现突出。这与当前特定的宏观环境有关,在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传统生产力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其业绩预期受到负面影响;新兴行业充满活力,但仍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尚未完全形成效率优势,短期内的业绩也难以给出明确的证明,资本市场充足的流动性反而会予以追捧。通过产业链调研发现,各部委各地政府对新的经济增长发力点,尤其对市场潜力巨大、代表新质生产力方向的行业给予了较大的政策自由度和支持。比如:人工智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关键,正迎来科技史上最大的投资浪潮,中国多地政府出台政策,通过发放算力券和提供补贴等措施,规划和建设智能算力中心,加强在全球AI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低空经济,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到2030年航空装备产业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级别类似于10年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人形机器人,预计到2030年全球销量突破100万台,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优势明显;卫星,中美都在积极争夺太空资源,中国计划在未来10年发射2.6万颗卫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能源局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核电,以中国核电为代表的2024年投资计划总额1215.5亿元,同比增长51.9%,随着中国自主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的成熟和四代核电示范的成功,未来10年中国将建设超过60座核电站,属于有大规模资本开支且有持续性的行业。
这些方向给了市场很大的想象空间,扩散的力度非常快,辅射的面积也很广,提供了较多的投资机遇。把握的重点,我们认为关键在于聚焦产业链中具有稀缺性的环节,关注那些在产业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公司,公司能力越强,越有机会把握住产业的未来机会,在优秀管理层的带动下,这些公司也有多种延伸的可能性。
中国拥有15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单一文化语音、统一市场,这些都有极大的规模效应。SHEIN、名创优品、TEMU等企业出海,能够提供不可思议的超低价,靠的就是这种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而制造业企业是科技发展的主体,中国拥有全球最齐全的工业门类,企业的成本优势带来利润和研发迭代,让中国进入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的螺旋。这是资源国、农业国和服务业国(比如旅游业)难以想象的,缺乏制造业或制造业太弱的国家,科技进步是无源之水,技术研发——利润回报的反复循环没有可以依靠的实体。杨振宁分析科技发展的四个要素:庞大的资金、聪明的头脑、发展科技的决心、重视教育和勤奋的社会传统,中国今天都完全具备了。这些基础,为中国当下培育新兴产业提供了先决条件,如同十年前的中国电动车产业,从0到1,最终到引领全球。
需要重点强调关注的是,新兴产业投资往往对应星辰大海,想象空间巨大,但短期还未到业绩产出期,这样就会造成股价波动性较大。所以阶段性控制仓位就显得重要,我们既要敢于赢取利润,也要善于控制好风险,节奏保护也需要注意好。展望二季度,我们认为在经济预期不足,但流动性泛滥的当下,新兴产业投资方向依然会在二季度呈现出丰富的获利机会,尤其是其中具备明显产业卡位优势的公司。我们将继续深耕产业,充分发挥我们一级市场的产业资源,把握好二级市场的机会,后面向上攻击的机会非常多。
除了主题方向外,创富兆业基金持续看好有色金属的投资机会。近期,美元在其他国家货币走弱的情况下维持相对强势,但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如黄金、白银、铜和原油等,其价格表现却更为强劲,预示着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物资产的投资价值正在超越货币本身,全球货币体系正在重构,美元购买力在下降,核心战略资源公司的价值有望重估。从多家公司披露的2023年报中可以看出,全球矿山的品味普遍下降,生产成本呈上升趋势,预示着未来几年全球资源供给可能面临短缺。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特别是海外市场补充库存需求以及国内制造业缓慢恢复的趋势下,上游资源类公司有望吸引更多投资者的认知和青睐。中国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几乎消耗了全球40%-50%的资源,确保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我们依然坚定看好有色金属行业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祝各位投资顺利。
关于我们
深圳创富兆业金融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是经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成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公司拥有完整的投资研究和风险管理团队。我们用一级市场的投研逻辑在二级市场选股,通过精选优质公司构建投资组合,致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
过往,我们的配置依靠公司内在价值的增长以及价格对价值的回归,获取长期、良好、可靠的回报。
未来,我们时刻警惕管控风险的同时,会更加勤勉努力,持续挖掘出符合这个时代方向的好标的。我们将继续坚持独立、前瞻、准确,致力于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受人尊敬的私募证券基金公司。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篇推送涵盖内容仅供对投资风险具有充分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者参考,并不视为对客户任何形式投资操作建议。
版权声明:本推送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推送保留一切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者其他方式复制发表。